曾经有人问我:为什么老往穷乡僻壤间奔走,生活不该向前看?怀旧不是落后,寻古是为了追寻曾经消失的历史踪迹,回味往日的生活气息。而今城市里,日复一日的快节奏生活,容易让人迷失了自我,只有踏上慢悠悠的青石板上感受,原来生活可以这样闲适,这样的闲适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?只有愉悦了身心,旅行才有了意义,往后的日子才更有拼劲。
今天这一站,位于湖南郴州一个AAAA级古村,据说这个古村已有600多年历史,至今古朴、幽雅,充满生活气息——板梁古村,原住民多以“刘”姓,据村里年长的老伯介绍,他们的祖上即汉高祖刘邦之弟,刘交的后裔。有幸能欣赏到曾经王族后裔的居住地,我们顿时觉得40元的门票,却也花得值了。
初见板梁,便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,碧悠悠的板溪河静静地流着,在阳光的照耀下,一眼就能看清河底的卵石,偶有妇人蹲坐于河埠浣衣,小孩就在桥头嬉闹。通往村子里的石板桥——接龙桥,不知道历经多少年头儿,才能将桥面踩磨得如此锃亮。
村子里的明清古建筑,青墙灰瓦,错落有致地你挨着我,我挨着你,形成一条条幽深寂寥的巷弄。这里年轻的基本外出务工,只有老人与孩童留守此间,老人闲来无事,摇一把蒲扇静坐家门前,见游客路过,流露出祥和的笑容。在巷弄中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条排水渠,多少年来为人们排走了水患,保留下了这份古朴。
板梁村自古崇文重商。这里曾经作为古驿道,商贾云集,也曾繁华一时,村里的钱庄、富商刘绍连的大院等,至今保存完好;村头的古学堂已有600多年历史,明清期间考取功名的便有几百人之多,走向仕途的也不下百人,其中官至三品有三人。
七月里,刘氏宗祠前的半月荷塘,荷花开得正盛。宗祠门前立着两块下马拴,出于对先人的尊敬,古人进宗祠需下马步行至往。宗祠门楣上刻有“圣旨”两字吸引了我,一番咨询下方知,原来这里曾经闹灾荒,人们颗粒无收,村中刘氏大户开仓振灾,感到皇帝,遂敕赐圣旨牌表彰刘氏功勋。
板梁古村中共有360多座古建筑保存完好,其中许许多多精美的砖雕、木雕、石雕的工艺精湛,令人大开眼界。当你站在山坡上的望夫楼前,鸟瞰古村,四周的青山绿水、古韵悠悠尽收眼底。虽然古村繁华不再,但那份闲适感从未离去 !